翻越障碍,追击扑咬,定点警戒,一令一动……2025年1月21日湖北股票配资,1岁的马里努阿犬“十一”在历经3个月的培训后,在广州市公安局警犬训练基地实战科目考核中表现优异,顺利通过考核。这代表着,它将正式“入职”广州警队。当天,与它同一批通过考核的,还有来自广州公安其他单位的数十头警犬。 第十五届全运会将在粤港澳大湾区举办,警犬基地的“汪汪队”将迎来一场大考。“紧贴实战,科技赋能,我们有信心、有能力打赢这场硬仗!”广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六大队大队长张皓这样说道。 广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六大队也是广
翻越障碍,追击扑咬,定点警戒,一令一动……2025年1月21日湖北股票配资,1岁的马里努阿犬“十一”在历经3个月的培训后,在广州市公安局警犬训练基地实战科目考核中表现优异,顺利通过考核。这代表着,它将正式“入职”广州警队。当天,与它同一批通过考核的,还有来自广州公安其他单位的数十头警犬。
第十五届全运会将在粤港澳大湾区举办,警犬基地的“汪汪队”将迎来一场大考。“紧贴实战,科技赋能,我们有信心、有能力打赢这场硬仗!”广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六大队大队长张皓这样说道。
广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六大队也是广州市公安局警犬训练基地,统筹指导全市公安机关包括安保、刑事侦查、治安防范等警犬科目和警犬繁育幼训工作。2024年以来,六大队闻令而动、向险而行,参与安保任务500余场次,无一出错;执行侦查任务52次,服务救助群众100余次,为维护公平正义、守护百姓安宁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紧贴实战
展开剩余83%锚定“人犬合一”目标实训
2024年10月,第六届全国警犬技术比赛在北京举行,来自广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六大队及天河、从化区公安分局共6名技术骨干经过4个月集训后参加比赛。
比赛期间,六大队民警陈远怀、天河区公安分局民警何金财参加搜爆及搜捕单项科目比赛,成绩均为满分;何金财荣获搜捕项目个人赛二等奖、陈远怀荣获搜爆项目个人赛三等奖,助力广东代表队夺得团体三等奖。荣誉的背后,离不开六大队全体民警兢兢业业、紧贴实战的训练。
要想警犬队伍出战斗力,离不开大量艰苦的训练,只有通过大量贴近实战的训练,实现人犬合一、紧密配合,才能在各种实战中成为解决安保、侦查等过程中出现疑难问题的“杀手锏”。
“为贴近实战,我们在训练警犬时会选择在不同时间、不同气候、不同场所中开展,风吹日晒雨淋,‘晴天一身汗、雨天一身泥’是我们的工作常态。在开展野外实战训练时,为尽量减少人员、动物、噪音、高温等因素干扰,一般选择深夜到人迹罕至的野外山林进行训练。训练中助训人员在行走迹线时即使遇有水沟、泥潭等特殊路况,也必须行走,以确保迹线的连续性。”训练经验丰富的六大队民警王珏侃侃而谈。
探索应用远程精准指挥技术
科学训练,事半功倍。六大队遵循警犬技术应用学科的客观规律,从犬的生物本能角度出发,充分激发警犬的自主工作积极性,按照“贴近实战、超越实战”的要求,坚持不懈创新性地开展系统性训练。
“万无一失、一失万无”是执行搜毒搜爆任务的真实写照。然而面对狭缝、围栏障碍、舞台底部等特殊场景,需要人犬分离时,传统的手势、口令指挥常常会“失灵”。如何遥控警犬准确地到达指定目标位置进行鉴别,成为警犬训练基地训导员们攻坚的课题。
“我们利用犬只喜欢追逐光点的特性,尝试在训练中使用激光笔远距离引导警犬开展搜索。”民警陈远怀说。但仅会追逐光点,还不足以满足工作需要。警犬要在到达可疑物品附近后迅速冷静下来,才能鉴别出细微的气味。为了锻炼警犬的服从性和专注力,训导员们与警犬“泡”在训练场,模拟实战环境,一点一点抠细节,反复打磨技术,让警犬形成条件反射,最终成功克服这一难题。据了解,广州市公安局警犬训练基地近年引进的缉毒犬、搜爆犬均已完成了光点指挥训练课程,并且在广交会、珠海航展、春运等安保任务中得到广泛应用。
“光点定位指挥技术投入实战后,一方面可指挥警犬进入狭小空间开展搜索作业,提高搜检效率,另一方面若判断物品存在安全风险,训导员可及时召回警犬后再进行进一步处理,同时保障了训导员和警犬的安全。”陈远怀说。
此外,广州公安还携手华南农业大学创新创业团队,研发了基于远程图传和激光云台的远程警犬指挥系统。当警犬戴上特别研制的头盔后,即使是在网络不佳或无网络信号的地点,云台仍能通过自组网技术,不依赖环境的基础网络,让民警与警犬即时沟通交流。
守正创新
深耕“警犬+无人机+N”战术应用
无人机雨中升空,快速进行高空勘查,后台民警根据图像信息分析研判,精准划分搜索区域,9名警力携带6只警犬分成4组,各自进入搜索区间就位。“嗅!搜!”训导员一声令下,警犬火速追踪,与此同时,后台民警密切关注各组警犬的轨迹信号,动态调整小组成员位置,最终仅用30分钟,便成功找到已走失91个小时的七旬高龄老人。
“野外查找失踪人员、搜捕嫌疑人、搜寻物证,常常会面临复杂的地势、恶劣的气候,搜寻人员进入后难以把握追踪方向。同时人员流动大造成气味干扰多,路径泥泞造成气味中断等问题使得搜寻工作难上加难。”六大队副大队长范晓杰介绍。
为破解这一难题,近年来,广州市公安局警犬训练基地用科技做加法,深耕“警犬+无人机+N”战术应用,锻造警犬战训新质战斗力。
“无人机具有独特视野优势,可搭载喊话器、热成像等配件,与警犬相互配合,能够在复杂环境当中为警犬技术团队提供视野信息,警犬技术团队在发现新线索的同时可让无人机进一步进行侦查,二者互为补充。”范晓杰介绍,“在此基础上,我们还为警犬团队装配了警犬战训定位系统、5G通讯等设备,使前端警犬技术团队作战小分队网格化,实战目标更加灵活、精确;后端指挥部同步开展综合分析研判、战术规划、警力部署,实战处置效率实现跨越式提升。”
科学繁育
全面增强警犬基数和质量
走进警犬训练基地繁育区,整个繁育区顿时就热闹起来了,犬舍里的昆明犬、史宾格犬等犬只无比兴奋,像是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。其中一个犬舍里,7、8只呆萌的史宾格幼犬好奇地探出头,惹得一行人驻足。
“2024年,我们警犬基地通过引进种犬,扩大警犬繁育规模,提升繁育质量,强化幼犬管理和训练,繁育幼犬44头,配发合格备训犬41头。”六大队副大队长范禧胜介绍。
如何在与犬种原生环境差异较大的情况下不断繁育出优良的警犬,这一课题摆在了六大队面前。近年来,针对广州高温湿热气候以及场地限制,刑警支队六大队不断在警犬繁育方面出新招、出实招,逐步实现了警犬繁育质效双提升。
“通过一系列举措,我们在警犬繁育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绩,在2024年全市新增的262头警犬中,其中有一部分是我们繁育培养的犬只,为全市各警犬技术部门节省了许多经费。”六大队大队长张皓欣慰地说。
“接下来,我们将尝试通过融入科技,探索从基因层面优选优育警犬,不断提升警犬繁育的科学含量,为全市警犬队伍建设奠定坚实基础。”范禧胜补充道。
南方网、粤学习记者 黄小殷
通讯员 陈强胜 张中湖北股票配资